祝贺东方美术家艺术品牌荣登安徽科教频道  祝贺东方美术家艺术品牌荣登河南电视台法制频道  中国东方美术家网全体成员祝贺伟大的祖国七十周年诞辰快乐  东方美术家公益南阳站环保公益活动圆满成功  东方美术家公益江苏大学站环保公益活动圆满成功  东方美术家公益上海大学站环保公益活动圆满成功  东方美术家公益东北师范大学站环保公益活动圆满成功  东方美术家公益安徽大学站环保活动圆满成功 

逆弦——胡永奇个展

1055
展览时间:
2019-09-23 - 2019-10-13
展览机构:
之空间
策 展 人:
沙鑫
参展人员:
胡永奇

逆弦——胡永奇个展简介

胡永奇的创作一直关注与人的生存密切相关的时空状况。在他早期创作的《可见与不可见的空间》系列中便开始讨论内外交织的历史与现实,以及被包裹其中的人的精神处境和生存法则。近期创作的《穿梭的弦》系列得益于他一直以来对物理学理论的兴趣和关注,他希望将“弦”作为最具普遍性的现实元素置入画面之中。对于“弦”的描绘,艺术家则更注重个体感受性的表达,而非严谨复杂的物理公式。

在胡永奇的作品中,“弦”通常以最为日常性、直接性的涂写方式予以呈现,这似乎更符合艺术家对普遍性理念的表述追求。尽管艺术家沉缅于物理学理论的广阔宇宙之中,但他却拒绝通过“严谨的图式效果来提供那些能够丰富人的眼球的惊奇空间。”在艺术家看来,《穿梭的弦》在形式上更易于排除绘画的技术壁垒,能够广泛地被观者的视觉所识别。在作品主题的选择上,艺术家并没有去关注代表性的典型现实,而是更多地抓取那些平淡无奇的、平铺直叙的、甚至是被视而不见的图形与场景。画面内容被表现为模糊的、稚嫩的、随意的涂抹。在直观的色彩对比以及无意识的造型语言的渗透下,似乎烘托出一种自由、无害的创作动机与观念语象。

当然,观看胡永奇的作品时,我们不能忽略画面中微观现实的语义构成。这也是将“逆弦”作为展览主题的原因。实际上,胡永奇的作品在形式语言之外深具突发性,它表现为对作品内容的追认。在现实与抽象共存的画面空间中,所谓“弦”的存在既是无意识的自动书写,又是对画面构成的主动出击。正如我们日常阅读文本时的圈圈点点一样,“弦”包含了一种对时空的塑形、勾留、折叠等语态,并就此引申出对日常现实和历史真实的辨认与标记。作为一种无意识或潜意识的行为,弦的迹象出自对现实的“非家幻觉”(Unheimlich)。艺术家通过创作闭合或连续的线圈作为情绪的转移与复现,以此对普遍性经验进行了特殊化的处理,并在形式元素和抽象实践的基础上,增强了作品中含混、陌生、孤立、疏远的现实触感。

反观当下,随着逆全球化、单边主义以及民粹政治的突如其来,其对原有的世界多元秩序带来的冲击迅速改变着国际关系的语象特征,并通过一系列地连锁反应震荡着现实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正如艺术家面对日常图景时本能地勾画一样,这种连续波弦在破坏和撕裂画面空间的同时,也对眼前面目全非的视觉景观、文本进行复影与复译。在记忆与失忆的模糊地带,作品中的具象现实与抽象意识正是以漫游、徘徊式地语汇识别来展现当下生存的方位现场。就像胡永奇说的,“我隐约明白,我所想要关注和描述的是在当下时代、当下生活中,面对刚刚打开的世界,面对无边空间和无限时间时,我们应该置身于什么样的位置!”

——沙 鑫

逆弦——胡永奇个展

红色废墟前的合影(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8

绘画, 纸本, 1350x1100mm

艺术家:

胡永奇

逆弦——胡永奇个展

线体1(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9

绘画, 纸本, 1500x1100mm

艺术家:

胡永奇

逆弦——胡永奇个展

弦穿梭于黑夜中(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8

绘画, 纸本, 1400x1000mm

艺术家:

胡永奇

逆弦——胡永奇个展

牵手(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9

绘画, 纸本, 1600x1100mm

艺术家:

胡永奇

逆弦——胡永奇个展

不向前看的人群(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8

绘画, 纸本, 1350x1100mm

艺术家:

胡永奇


上一篇度日
文章分类: 艺术展览
分享到: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东方美术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0911692号